Linux是多用戶多任務操作系統(tǒng),換句話說,Linux 系統(tǒng)支持多個用戶在同一時間內登陸,不同用戶可以執(zhí)行不同的任務,并且互不影響。
例如,某臺 Linux 服務器上有 4 個用戶,分別是 root、www、ftp 和 mysql,在同一時間內,root 用戶可能在查看系統(tǒng)日志、管理維護系統(tǒng);www 用戶可能在修改自己的網(wǎng)頁程序;ftp 用戶可能在上傳軟件到服務器;mysql 用戶可能在執(zhí)行自己的 SQL 查詢,每個用戶互不干擾,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自己的工作。與此同時,每個用戶之間不能越權訪問,比如 www 用戶不能執(zhí)行 mysql 用戶的 SQL 查詢操作,ftp 用戶也不能修改 www 用戶的網(wǎng)頁程序。
不同用戶具有不問的權限,毎個用戶在權限允許的范圍內完成不間的任務,Linux 正是通過這種權限的劃分與管理,實現(xiàn)了多用戶多任務的運行機制。
因此,如果要使用 Linux 系統(tǒng)的資源,就必須向系統(tǒng)管理員申請一個賬戶,然后通過這個賬戶進入系統(tǒng)(賬戶和用戶是一個概念)。通過建立不同屬性的用戶,一方面可以合理地利用和控制系統(tǒng)資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用戶組織文件,提供對用戶文件的安全性保護。
每個用戶都有唯一的用戶名和密碼。在登錄系統(tǒng)時,只有正確輸入用戶名和密碼,才能進入系統(tǒng)和自己的主目錄。
在多用戶環(huán)境或者服務器上,對于某個用戶,如果設置了文件不可訪問,那么這個命令就可以解決linux命令,如果設置了錯誤的權限,那么也就提供了為授權的訪問。不幸的是,很多服務器并沒有檢查用戶訪問/secret/script.php 的權限,只檢查了/cgi-bin/php 的權限,這樣任何能訪問/cgi-bin/php 的用戶就可以訪問web 目錄下的任意文件了。例如,對于一個文件系統(tǒng)的權限來說,用戶a和b只具有查看和拷貝該文件系統(tǒng)下某些文件的權限linux命令,而用戶c和d不僅有查看和拷貝文件的權限,也具有修改和刪除文件的權限,這些權限的劃分和授權需要事先通過專門管理員進行操作。
顯然,這種方法不太合理。最好的方式是建立一個組,讓這個組具有查看、修改此文件的權限,然后將所有需要訪問此文件的用戶放入這個組中。那么,所有用戶就具有了和組一樣的權限,這就是用戶組。
將用戶分組是 Linux 系統(tǒng)中對用戶進行管理及控制訪問權限的一種手段,通過定義用戶組,很多程序上簡化了對用戶的管理工作。
用戶和用戶組的對應關系有以下 4 種:
首先,在users里點右鍵先建立你的用戶、組檔案吧(把一批用戶放進一個組并給該組設置權限可以讓這組里的所有用戶都擁有該組的權限并進一步獲得其個人用戶的權限),組里要設置的東西不多,description是組的描述,隨便填好了,member是組里的成員,可以把你希望屬于該組的用戶都加進來,把另外一個組加進來表示該組的所有用戶享有和本組同等的權限。在根目錄下只有root只有寫操作,root創(chuàng)建的目錄/sharedoc自然所有者為root,所屬組為root管理員,看到用戶user1并不是所屬組的成員更不是所有者,屬于其他人(others),其他成員只具備'r-x'即可讀可執(zhí)行的權限,并不具備寫權限,所以即便samba中授權用戶user1有寫權限也無濟于事。以www代理為例,將默認的everyone刪除,在權限欄中按"添加",在"指定用戶或組群"選擇一用戶或組,下方選取"用戶可以假定",確定,并將默認權利(系統(tǒng)權限)中改為"必須同時要",這樣你就允許一個用戶進行http操作了。
用戶和組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圖 1 來表示:
圖 1 Linux 用戶和組
linux命令查看:
cat /etc/passwd 查看所有用戶信息
cat /etc/group 查看所有組信息
groups 用戶名 查看當前用戶所在組,以及組內其它成員的信息